2017-02-02 02:20經濟日報 記者王淑以、周克威/台北報導

大同挾董監改選題材,股價從2016年9月的6元多一路上漲到農曆年封關的16.75元,主要是大同大股東去年底檯面上持股不到一成,為鞏固股權以及外傳有市場派要搶經營權的利多,市場開始追逐大同股票,股價短期內暴漲。

台紙為老字號漿紙廠,將提前在3月13日召開股東臨時會,奪權大戰提前登場,主要是部分董監欲解除現任董事長簡鴻文職務。

部分所謂的的「借殼大戶」也就應運而生,這些借殼大戶並不一定是非常有錢的大戶,但擁有豐沛產業人脈、業務能力、管理長才,是一大共通特色,在介入經營權後,帶動公司業績飆漲,再隨股價大漲後賣出股票、獲利了結。

2017年董監改選概念股 圖/經濟日報提供
2017年董監改選概念股 圖/經濟日報提供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丹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