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旗經濟學家Ebrahim Rahbari表示,雖然全球經濟成長仍然疲軟,但近期的數據表明「至少目前來看,可能不再走弱」,降低了2016年全球國內生產毛額(GDP)成長率將跌破2%(按市場匯率計算)的風險,但仍有五大因素可能導致脆弱的全球經濟成長脫軌:

花旗經濟學家Ebrahim Rahbari表示,雖然全球經濟成長仍然疲軟,但近期的數據表明「至少目前來看,可能不再走弱」。 美聯社

 

1.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承諾落空

中國近期走回以信用和投資為導向的經濟成長模式,很可能加劇當前的信用和投資過剩的問題,提高最終出現信用和金融崩潰、或進入長期低成長的風險。

2.新興市場尚未穩固

新興市場資產價格受兩大因素影響而趨平,但這兩個因素可能只是暫時性的。雖然美元走軟,且對聯準會(Fed)將積極緊縮貨幣的預期已經消退,但許多新興市場國家仍存有結構性議題。若出現不利風險時恐怕難以承受。

3.無所不在的政治風險

不少政治風險都會威脅全球經濟,包括英國6月23日公投後退出歐盟的風險。此次公投的結果以及之後英國的經濟表現,都有可能大幅改變英國央行開始緊縮周期的起始日期。如果英國選民選擇離開歐盟,將會給歐洲大陸的銀行造成極大的困擾。

4.世界經濟引擎熄火

美國經濟活動仍然意外疲軟,今年頭三個月的經濟成長率僅0.5%。雖然受季節調整因素影響,但也凸顯儘管已脫離金融危機七年,但美國的經濟成長尚未真正進入高速階段。

5.決策者缺乏政策彈藥或無意動用彈藥

各國央行的利率在低檔,政府債務則在高水準,能用以回應不利風險的政策空間幾乎都很有限。如果發生經濟衝擊,央行恐怕難以施展手腳。寬鬆貨幣政策的效力已減弱,且部分央行的利率都已接近有效利率的低點,任何額外的寬鬆政策恐怕都得仰賴已開發經濟體立法諸公的合作,只是許多政府的債負已相當沈重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趨勢 全球經濟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丹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